上栗县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苜蓿情结丨李笑萍吃苜蓿香,掐苜蓿欢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qsnbdf/
点击上方“人人平凉”订阅,精彩不重复!

吃苜蓿香,掐苜蓿欢

文/李笑萍


  中午好朋友打电话说,家乡有买的苜蓿芽了,她在班车上捎了些,叫我几点到车站去拿,要知道,县上到平凉需要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呢!再说,早春的早晨是很寒凉的,要买这些新物菜,必须早起才能买到的。当时我心里涌过一股暖流。


  中午放学,刚好路过车站,在车站徘徊等了半个多小时,临近时间点,一趟又一趟的车都不是!正焦急呢,它却悄无声息地来了。我迫不及待的几步奔上车:“师傅,我的苜蓿芽呢?你怎么不打个电话呢?!”咋心情迫切,人家却不急!当我拿到那鼓鼓的一塑料袋苜蓿芽,便急切的打开看,啊,那亲切而熟悉的苜蓿芽!苜蓿芽连根带叶足有一寸多长,白白胖胖的根茎上顶着几束嫩绿的小圆叶。我看到它,犹如见到了久别的亲人,心里好亲切,好幸福噢!


  去年清明时节,我回老家,约上嫂子,二嫂子,红红妈一同去掐苜蓿芽。我们带上家什一直往下面疙瘩地附近去,因为那里地处阳面儿,有好几块苜蓿地连着。我们高兴的往地里赶,那些苜蓿地远远看去有一抹雾雾的绿色,很诱人,但奔到它怀里,却像海市蜃楼似的,见不到几个绿芽芽。再说这几块地临近沟边,风大,气候寒凉,很少有苜蓿芽初探。于是,我们又辗转上了几道地边,向山坡下最靠里边的向阳地里走去,才发现了一簇一簇的苜蓿芽。一蹲下身子,却发现去年割掉的老茬即干又长,杂草也多,新芽又很短,掐起来着实不容易。蹲下掐了不一会儿,就感觉脸倒得发胀,腿蹲得发酸,发麻。但我们再不能乱窜了,便蹲下身子,耐着性子,认真地掐了起来。


  “掐些苜蓿芽给刚刚和丽丽他们捎去。”嫂子说,“家里要吃缓几天再掐。”


  侄儿在县上上班,侄女在县上搞生意,在家辛勤耕作的哥哥嫂子觉着很自豪。


  “红红,你昨天也在掐,掐那么多你一人能吃完吗?”嫂子问红红妈,按辈分,我们家比红红家长一辈,所以就称红红的名,以表示对他妈的尊敬。


  “噢,我也掐着给红红他们捎呢,二丑的车今天什么时侯到县上?要不三平走时给捎上?”红红妈说。


  红红妈现在一个人在家,老公几年前去世了。大儿子刚一结婚,就和媳妇在县城租了房,办起了麻辣粉店。开始时在夜市露天办,夫妻俩能吃苦,讲卫生,麻辣粉味道地道,吸引了好多食客。慢慢的有经济来源了,便租了店面开。折腾好几次换店面,换地方,起鸡叫睡半夜,从早上五六点起床,到晚上十点左右关门,起初腿都站肿了。有时,生意正红火,人家忽然不给租房了,于是,又东挪西挪;有时找的房子地段偏僻,人员稀少;有时找的房子房租又贵。但夫妻俩从未放弃过,坚持着坚持着,最终在县城站稳了脚,还买下了独院,几个孩子都在县城上了学。只是农忙时红红一人回家帮帮妈妈。红红也曾几次接妈妈到县城,但妈妈不习惯在城里待着,爱在老家拨弄一两亩地,她已经离不开那高高的山梁,黑黝黝的土地,和那帮熟悉的村民了。


  “我也掐着给改霞他们捎,新物,叫尝尝。”二嫂子说。


  改霞是二嫂子的二媳妇,不但人长得俊俏,也很有生意头脑。结婚前在县城一酒店打工,耳渲目染,掌握了一些做饭的手艺。结婚后,丈夫去银川打工,她自己经过考察踩点儿在南湖中学旁边租了房,开起了面馆,还带卤猪头肉,肘子肉,也代销啤酒。附近有工程队,吃饭的有民工,还有在校学生,平均每天买三百元左右。一个人的生意搞得挺红火。二零一二年春节新学期开始,镇*府响应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生实行免费营养餐,学校给学生开办了食堂,她的生意也就淡了下来。于是又转到南湖车站旁,在外打工的丈夫也回来帮助改霞一起干。他们便专程到平凉拜师学做饸饹面,还兼带砂锅。做着做着,因为砂锅较贵,多数人经常消费难以吃消,慢慢地就专做饸饹面了。一年时间,他们买了十三万元的小轿车,又按揭集资了价值四十五万元的门面房。改霞说,到今年年底,贷款就全清了,以后就有自己的店面了。总之,他们夫妻俩在不断的摸索和坚持中终于一步步走向了成功!


  二嫂子但凡谈起自家儿媳妇和儿子,满脸的骄傲,说起话来都笑着合不拢嘴。怎么能不激动呢,自己和丈夫在家累死累活种着十几亩地,积攒了多年,才买了个农用车拉运庄稼,省力多了!还买了辆摩托车,出入也方便多了,已经觉得在村里很“得瑟”了!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家门口还能停十几万元的高档车!十几万呀,对年毛收入只有几千元的老农民,真是天方夜谭呀!


  正掐着,听见有人声传过来,抬眼望去,又来了两三位妇人,她们有说有笑地过来了。待走近一看,啊,那不是继增妈和他大妈吗。


  “噢这是三平子啊,你啥时回来的?”继增妈问我说。


  “噢,我昨天来的。姐,你们不是在城里么,也上来了?”我说。按庄里的辈分排,我们平辈。


  “噢,清明节,我们和继增他们一块儿来了。今儿天气好,想出来逛着顺便给掐些苜蓿芽带上!嘿嘿…….”二位姐姐说着露出了甜蜜的笑容。


  噢,都是给孩子们掐的!捎的!


  于是,我们一行五六人一字排开,边说边笑地掐了起来……


  继增妈和续增妈是妯娌俩,继增妈是老二,先生了继增,可她大嫂子嫁给他大哥后,却久久不生养,于是,继增妈便把刚出生的二儿子过继给了她大嫂,取名续增。弟兄俩,妯娌俩,还有两儿子,及他们的老人,一大家子生活在一个大院里,彼此性情温和。弟兄俩平和,团结,互相体谅帮助协商,妯娌俩不嫉妒,没口舌,孝顺公婆,有苦同吃,有难同当,共同抚养自己的孩子。两位老人贤惠少语,不挑事儿,无偏袒。他们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地、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,直至两位老人去世,弟兄俩才分了家。但两家仍同处一个院落里。而且夫妻之间即和谐又幽默。我一直惊叹,他们夫妻之间,两家人之间为什么永远面带温和的笑容,永远没有争端,没有矛盾?!


  继增和媳妇现在县城里开办着“东成专业电动工具城”,是“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”在我县的总代理。起初初中毕业在银川打工期间专搞这个产业,几年后回到县城就开了自己的店。并买了车,房。这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!二老在他们创业初期,曾一边在家里种地,还开办磨坊兼榨油。总之,二老在家想方设法自己养活自己,并想尽办法为儿子减轻负担,从没停下他们劳作的双手。到现在几年过去了,二老却被儿子接到了县城,住上了楼房。妈妈帮着在家看孙子,媳妇,爸爸帮着经营生意,地也没有再种了,一家人从此彻底脱离了农村。只是偶尔赶节日、节气回老家几趟。


  弟弟续增也不比哥哥逊色,在县城家具城租了地方专卖家具,经过十几年的打拼,也在县城买了块地,自己修了楼房,两位老人也接去了。


  唉,做妈妈的,一想到自己家的孩子,孙子有能耐,有出息,彻底脱离了农门,脱离了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苦日子,脱离了面朝*土背朝天的苦日子,就难掩那一脸的喜悦和骄傲。要在以前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,听说我大哥和大姐一看到苜蓿菜汤眼泪就清沥沥地往下流呢,因为那时面食少,苜蓿菜汤喝的多了肠胃就刮人难受,苜蓿菜吃得多了肚子就发胀,连拉的大便都是绿的!可是现在,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,苜蓿芽却是个个酒店和饭店餐桌上的稀缺菜,小小一盘苜蓿芽价格不菲呢!它是勤劳的乡村妇女在开春赚的“第一桶金”!苜蓿芽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香饽饽!距离县城二十几里的路程,孩子们也常回家,但一旦离开家,家人的牵挂就开始啦。就是一袋苜蓿菜,也要第一时间给捎去。那一篮篮,一袋袋的苜蓿芽,它承载着父辈们对土地的眷恋,寄托着父辈们对孩子们的一份牵挂,一份惦念,一份关怀和一份祝福。


  祖祖辈辈都是捉锄头的劳苦人,现在由于国家*策活,并千方百计让农民发家致富,只要人人开动脑筋,人人可以尽己所能,人人可以施展才华,人人可以大显身手!只要你思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,只要你不好吃懒做,人人可以创出一片新天地!人人可以融入到城市里去!从此,吃在城市,住在城市,长在城市绝非梦想!并且已经成为现实!曾经哺育他们的*土地就成了放假休闲观光消暑的好去处!家乡的父老们,看着儿孙们都出息了,觉得自己脸上有光,觉得生活有了奔头,于是,不怕开春的风沙大,努力的去寻、去掐苜蓿芽。


  看着她们满脸的笑容,听着她们自豪的叙说,我的心里涌过一股股暖流。于是,也不怕脸倒得发胀,腿蹲得酸疼,随她们一起手脚更麻利的掐起了苜蓿芽。想着周末回家能带着新鲜苜蓿芽,亲自煮着凉拌给家人吃,心里安然了许多,便更精心地去掐。再看看嫂子她们,她们正埋头蹲着一寸寸地往前挪,掩不住的欢声笑语在苜蓿地的上空荡漾着,荡漾着……

李笑萍精彩推荐点击阅读

散文丨李笑萍:掐苜蓿

毕琴散文:苜蓿

还记得苜蓿芽的馨香吗丨卢永锋:苜蓿芽儿赞

一个热爱生活,喜欢文字,淳朴善良的女子。

人人平凉读者交流群

期待您的加入

李笑萍

喜欢本文,支持作者,欢迎赞赏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